眼下在金融和互联网领域,最时髦的技术名词有这么几个:区块链、深度学习(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后两者是高深莫测且前途不可限量。相对来说,区块链那就是小儿科。不管最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区块链技术的热度可能几年内就见分晓了。
区块链技术本身涉及到密码学、网络安全、分布式、点对点等底层技术,对很多做应用的人员或者非技术人员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但是区块链本身所使用的技术都是存在并应用多年的技术,单独拿出来任何一个都不新鲜。
如果说区块链有什么独到之处,那就是用一种协议来约束本来相互不能信任的各方遵守游戏规则,建立一个具有一定的信任基础的网络。其中区块链的底层服务提供者(比如比特币网络的挖矿者)是分散的,个别节点必须服从大多数节点的游戏规则才能获得认可参与其中,少数人无法恶意操纵整个网络,这就保证了服务提供者的可靠性和一致性。这就是传说中的“拜占庭将军问题”。 这些底层服务提供者维护着网络的存在。通过共同维护区块链这个环环相扣、单向增长、每个节点都有完整副本的链式结构来保证任何信息一旦加入就永久固定,无法更改。另一方面,从功能上讲,网络的参与各方广播自己的特定操作,比如比特币转账操作。并通过数字签名来验证和防止伪造。
区块链在比特币的应用是非常成功的。也正是比特币的成功带动了区块链技术的火热。
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看到有像比特币一样具有影响力的成功应用。究其原因,愚以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特征、天然适合公开的无政府主义互联网应用。任何有中心控制的应用场景使用区块链技术都没有明显优势。在考虑构建应用时,必须公开和开放,允许并吸足够多参与者公平参与才能发挥区块链技术的独特魅力。否则可能只是一个花巧无用且笨拙缓慢的装饰品。
其次,虚拟的网络与现实世界的自动化对接有难度,因此并不能完成取证仲裁的功能。很多人提到的租房子的例子是不恰当的。物联网还没有也不大可能发展到每块窗户玻璃都连接区块链。比特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本身创造了一种具有价值的虚拟货币,并且所有交易都是在操作比特币。
最后,要成功推动区块链的应用,需要多方参与、众人拾柴。如果每个公司或者单位都各自做一个区块链,那每个区块链网络怎么能吸引到足够的参与者呢?如果能针对某种类型的网络广泛争取各方参与,通过合理设计分配各方利益,就像比特币网络的挖矿和交易费一样,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如果说区块链除了虚拟货币之外还能有什么应用场景的话,或许可以考虑公正、认证、审批(跨多方)、版权和专利申明、票据发行和流转。这些事务都是以信息的数字签名为主。参与主体可以再辅以数字证书来做实名验证。比如,银行可以发行数字票据,票据流转通过区块链交易方式进行,承兑时提供票据所有者的数字签名即可兑现。比如版权的证明,作者可以把自己文章或者专利的标题和内容的哈希值(不必发布完整内容,可以达到内容保密的目的)发布到区块链网络,区块链网络会记录下这些内容和时间,那以后发生争执可以拿出自己的文章和区块链帐号的数字签名来证明自己在某特定时间已经拥有某知识产权。跨多方的审批内容也可以以此网络来完成。
总而言之,区块链技术具有一定的用途。但不是什么问题都适用。要成功推动区块链的广泛应用并非易事。